关于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委员建言-桐城政协网
委员建言
当前位置: 首页>>委员履职>>委员建言

关于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admin    发表时间:2014-07-28    浏览次数:11917  次
市政协调研组
  近年来,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城市污染日益严重。乡村旅游以其“乡土性、休闲性、传统性”的独有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寻求乡土情结的游客,尤其是对那些难以长途奔波而又觅寻绿色之梦的双休日游客更具吸引力。桐城拥有广袤的乡村地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人文景观丰富,美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整治的整体推进,特别是加快融入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更为我市乡村旅游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当前旅游产业逐步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静下心、定下神来冷静思考如何实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美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意见,由市政协牵头,张青副主席带队,组织了部分政协常委和委员以及旅游局负责同志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分别于5月27至29日赴江苏溧阳市、浙江安吉县,6月5日至6日赴我省池州市石台县和青阳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我市又分别参观了双港镇的山明村和横山庄园,金神镇的玉叽村以及新桥生态园。现综合报告考察调研情况。
    一、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的特点和启示
    考察的几个先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各具特色:一是以农事体验留住人。以溧阳市戴埠镇李家园村的富民资产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目前加入合作社农户达33户,全社社员110名,都以空房等闲置资产入股,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让游客到这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赏田园风光,各种瓜果、茶叶种植面积各不相同,水果种类也呈现多样化特点,让游客亲身体验开心农事。二是以景区依托招揽人。安吉县打造出了“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昌硕故里、白茶飘香”四条精品观光带,沿线特色浓厚的农家乐旅游适应广大游客需求,每年吸引无数游客观光消费,购买农产品,既带动了当地土特产加工业的兴起,也促进了乡村核桃、新鲜蔬菜、白茶等农副产品销量的增加,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三是以文化创意吸引人。安吉县不同乡镇申报了70多个旅游节庆活动:葵花节、樱花节、孝文化节、浪漫风情节、知青文化节……,除此之外,安吉的中南百草园、竹博园以及东部首座生态博物馆都独具特色,文化元素突出。四是原生态自然景观宜人。作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唯一“一县一业”专做生态旅游的山区石台县,交通并无优势,但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原生态资源,精心打造以牯牛降为代表的山岳风光、以秋浦河为代表的水域特色、以蓬莱仙洞为代表的溶洞景观和以大山富硒村为代表的田园风貌。溧阳的南山竹海、天目湖景观都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原生态自然景观让游客远离了城市的喧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达到了休闲度假的目的。
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也给调研组带来了心灵的触动和有益启示。
(一)扶持引导,制定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早在2005年前后,这些先进地区就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的社会保障条件日趋完善。溧阳就推出了《溧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乡村旅项目策划》,安吉县先后出台《安吉县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和《安吉县休闲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并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县旅游休闲发展委员会”及旅发办等。分别就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管理、证照办理、税收、鼓励政策、服务与培训作了详细规定,这就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和谐、有特色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为避免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恶性竞争,旅游部门先后树立和强化了 “先规划,后开发”的理念,将科学规划放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头等重要位置。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原则,以及根据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农户家庭经营能力。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方针,与国内相关院校合作编制各县、区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并确保规划既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因地制宜,挖掘地方文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很难避免“产品雷同、重复建设”的局面,“农家乐”、“采摘园”的发展模式时间一长,也会给游客造成“审美疲劳”。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精髓和灵魂,地方文化才是旅游发展的强大支撑点。安吉县乡村旅游迅速崛起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安吉山区是著名的“中国竹乡”,拥有105万亩的绿色竹海,开展休闲、养生、健身,开发与竹文化相关的娱乐活动就构成了安吉“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亮点。溧阳市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湿地资源、果树资源、茶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各类符合当前旅游发展趋势的特色休闲“农家乐”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著名的佛教圣地九华山雄踞于青阳县西南,其旅游业始终坚持围绕九华山、服务九华山,充分彰显佛文化,体现产品互补、融合发展战略。近两年来,青阳茶溪小镇乡村旅游的兴盛就是主打佛文化牌的直接结果。
    (三)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溧阳、安吉之行,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地方,每家每户干净整洁、卫生有序,从业人员素质较高,管理模式先进。这些主要得益于都建立了完善的乡村旅游经营户评定和考核激励机制以及计划性的职业培训。同时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工程等建设,提高了乡村旅游的通达性和环境的美化、亮化、洁化。调研组所到的安吉县马家堂和马里弄村就是其中的典范。在帮助开展宣传促销方面,安吉县就推出“中国美丽乡村”共享券3000万元派送计划,吸引了央视、新华社、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有效地放大安吉“美丽”品牌效应。同时充分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并与多家电视台和网站定期录制旅游专题节目,加强现代媒体的对外宣传等。
    二、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乡村旅游已蓄势待发。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培育阶段,在发展中还面临着整体层次不够高、管理不够规范、政策扶持不够有力等问题,亟待破解。
1、产业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市还没有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准入门槛限制不够严,农民自发式发展居多,一定程度存在乡村旅游无序操作、低水平重复建设、主题特色不明显等现象,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乡村旅游项目还没有明确规范的审批程序,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标准也没有制订,缺乏审批依据。而在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压力。
2、产业水平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特色不够突出。现有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相对单一,一般只停留在“农家乐”餐饮服务和纯自然观光层面上,有的经营者贪大求洋,盲目搞拆旧建新,失去原有的乡村风味。旅游产品缺乏品牌景点支撑,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不足,特色不明显,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二是服务不够完善。现有农家乐普遍规模偏小,以个体经营户为主体,经营较为分散,缺乏抱团经营理念和经验,承接客流能力不强。缺乏乡村旅游专业人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接待层次和服务水平相对偏低。三是行业自律不够。绝大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由民营资本投资经营,在利益驱动下,往往忽视自身管理与品质提升,并逐步暴露出与当地百姓的利益冲突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有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3、产业支撑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方面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无论是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用房,还是道路、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用地,都受严格的建设用地审批政策制约,难以扩大经营规模。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乡村旅游工作点多面广,但目前还缺乏乡村旅游专项发展资金作保障,税收、典型示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四是缺乏文化内涵。我市乡村旅游缺乏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对富有桐城特色的地方文化、民俗民风开发利用不够。
三、规范管理,提升品质,进一步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
7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确定了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抢抓这一乡村旅游发展黄金期,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强规划引导,不断提升品位,完善政策扶持,趁势而上,加快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壮大。
一)强化规划引导,促进乡村旅游有序发展。一是要提升认识合力兴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市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实现旅游转型的重要方面,也是广大乡村共同参与旅游业发展、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建议在已成立的市旅游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基础上,专门设立市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同时下设乡村旅游发展办公室,统筹协调解决乡村旅游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行市领导联系重大乡村旅游项目和乡村旅游重点工程制度。各镇(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切实整合力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乡村旅游分级管理体系,形成发展合力,协调推进发展。二是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的整体谋划和有效衔接。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和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美好乡村建设,更多、更实地体现乡村旅游功能,实现空间布局、功能分布、发展计划和建设内容的统筹协调、紧密衔接。要大力提升嬉子湖、仙龙湖、孔城老街以及文博园等核心景区的影响力。三是要做好乡村旅游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在对我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民俗风情和文化特性,邀请具有国内一流、国际标准的高水平策划单位介入,注重品位围绕文化提升,特色围绕差异化发展,把项目建成有个性、有亮点、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精品,推进我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四是要着力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要把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灵魂和精髓,结合各地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休闲度假文化和饮食文化,突出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项目,让游客白天看景参与体验,晚上聚会互动娱乐,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体验当地的风俗文化。如组织游客开展黄梅戏迷会、垂钓以及篝火晚会、烧烤晚会等节目或活动。在乡村旅游庭院设计、环境美化、建筑风格以及桌椅、餐饮用具等方面彰显自然与当地文化魅力,做到“一镇一品”、“一村一韵”、“看景知村”和“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景观景点,形成我市乡村旅游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例如:龙眠街道、文昌街道重点可在精彩山水与人文城邦度假旅游上求突破;范岗、双港以及新渡镇可在现代示范农业观光体验上有新成效;孔城镇可在历史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上有新进展;嬉子湖镇可在生态湿地休闲上打造闪光点;唐湾、黄甲可在避暑休闲旅游上创出新特色。五是狠抓各个层面规划的落实。需要政府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努力争取纳入地方经济总体发展计划。通过规划的引领,精心创意策划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项目,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要素齐备、吸引力强的美好乡村旅游度假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决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加强规范提升,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一要坚持培育扶持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协会体系,要将那些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企业代表和能人吸引到协会中来,打造协会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其人才经济优势,协调乡村旅游同行业间、与其他行业间及政府和有关部门间的关系,创建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促进我市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二要健全标准提升服务。要积极实施乡村旅游区(点)标准化管理,引入星级服务规范和景区管理经验,制定基本的乡村旅游设施和接待服务标准,设立标准的公共信息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我市的农村人口中,受应试教育影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一直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短板。要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建立专项培训资金,实施“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程。鼓励桐城师专、中华职校、望溪职中、桐城技工学校、文都职校等院校开设乡村旅游专业,加强乡村旅游产业急需人才培养。努力让“村姑”成为“导游”和“服务员”,让“农民”成为“老板”和“厨师”。三要扶持示范带动发展。要有效整合旅游资源,集聚旅游要素,着力强化示范带动、能人带头作用,要将那些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吸纳到村组织及相关部门当中来。可精心挑选一些各具旅游特色的美好乡村进行引领示范,引导和培育以友源农业生态基地、苗木花卉大市场、香山桂花园、南口红豆杉以及永椿园林绿化基地等集观赏、品尝、采摘、游憩、休闲等为主要内容的体验与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家庭农场,重点扶持发展初具规模的如横山庄园和新桥、桐子花开、创景生态园等一批省市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星级农家乐,编制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实现点线结合、连点成串、连线成片,进一步放大乡村旅游的示范带动效应。四要鼓励营销拓展市场。把乡村旅游纳入全市旅游营销的总盘子中,营销经费向乡村旅游倾斜。要积极鼓励乡村旅游经营者打造网上商务平台,通过报刊、网络、旅交会等各种媒体和途径,参与市场宣传营销乡村旅游产品。鼓励旅行社与乡村旅游区(点)建立合作关系,及时提供旅游消费需求信息,共同策划推出乡村旅游线路。鼓励镇、村挖掘我市乡村特色产品优势和乡村民间民俗文化,积极做好传统节日农产品、瓜果、蔬菜、经济林等观赏、采摘类旅游节庆活动,并把节庆活动纳入乡村旅游工作考核范畴。
(三)完善政策扶持,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一要整合资源强化投入。要加大乡村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在增加桐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同时明确一定比例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发挥好各项扶持资金、农业专项资金等在引导、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或补贴。要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点道路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村民等社会资金参与投建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要紧密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整治等工作,加快改善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要优先安排重点乡村旅游项目用地,在项目建设上,要统筹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双重需要,在美好乡村规划建设中渗透和体现乡村旅游的元素。在项目安排上,应每年安排一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分期分批实施梯度开发。要把乡村旅游项目污水处理工程纳入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乡村旅游项目独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给予一定标准补助。要结合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拓宽乡村旅游景区与主要干线公路的连接线,完善乡村旅游配套交通体系建设。真正让乡村旅游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让美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172号     |     皖ICP备14011494号

Copyright © 2014-2022 政协桐城市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231400    办公室:0556-6121612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文津路19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